
聚焦“推動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”,省社科界第十八屆學術大會第三場區域專場成功舉辦
時間:
2024-12-30 15:42
來源:
【字體:
大中小】
分享到:
12月20日,省社科界第十八屆學術大會第三場區域專場在連云港舉辦,本次大會由省委宣傳部、省社科聯主辦,連云港市社科聯承辦,徐州、淮安、鹽城、宿遷四市社科聯聯辦,江蘇海洋大學協辦。會議以“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,推動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”為主題,通過主旨報告、分論壇等環節,探討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的新路徑。
我市共有83篇論文參加本次活動,經過論文查重、專家評審、大會組委會審定等環節,我市共有22篇優秀論文獲獎,3位論文作者代表作大會交流發言,論文申報數及獲獎數均位列蘇北5市第二位,取得了優異成績。
宿遷市參加省社科界第十八屆學術大會區域專場三獲獎論文名單
序號 |
單位 |
作者姓名 |
論文名稱 |
1 |
泗洪縣委黨校 |
陳瑜 |
“江蘇農村改革第一村”:城鄉融合發展模式的實踐與思考 |
2 |
市科技局 |
盧平、徐士軍、陳 宏 |
以集成改革推進宿遷市建設高水平創新型城市的實踐路徑研究 |
3 |
宿遷學院 |
苗書迪 |
江蘇鄉村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機制與路徑選擇 |
4 |
市日報社 |
吳繼碩 吳泉 |
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賦能城鄉融合發展路徑研究 |
5 |
宿遷學院 |
邢俊霞 |
加快培育宿遷千億級產業 推動江蘇省區域協調發展 |
6 |
市發改委 |
張浩、賀許容、嵇正龍 |
宿遷市“十四五”以來制造業轉移調查研究 |
7 |
宿遷學院 |
高芊芊 |
鄉村振興視角下集體經濟發展的新模式探索——基于江蘇省宿遷市肖橋村的調研 |
8 |
宿遷學院 |
耿康順、張曉濤、項華錄 |
新質生產力與經濟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的時空特征及動態演進 |
9 |
宿遷學院 |
何春艷、 李光義 |
數字經濟賦能宿遷新型城鎮化的效應與路徑研究 |
10 |
宿遷學院 |
薛鵬程、劉佳欣 、李若愚 |
新型基礎設施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雙向互動關系及空間分異——基于我國30個省份的面板數據分析 |
11 |
市統計局 |
降慧慧、蔡穎、沈楠 |
聚焦“新質”生產力 釋放“制造”新動能——因地制宜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的思考 |
12 |
宿城區耿車鎮 |
倪李、李趙君 |
生態蝶變,向美而行——從“耿車蝶變”看“兩山理念” |
13 |
市委黨校 |
齊娜 |
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,深入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 |
14 |
泗陽中專 |
任萍萍 |
創新驅動:全面深化改革與城鄉融合發展新思路 |
15 |
宿遷幼師專科學校 |
孫利 |
深化義務教育均衡化改革,促進蘇北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路徑 |
16 |
宿遷市發改委 |
王守兵、黃子淇、周浩然 |
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 進一步釋放宿遷未來五年發展潛力 |
17 |
宿遷市委黨校 |
姚楊 |
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城鄉融合發展的實踐進路探析 |
18 |
宿遷市委黨校 |
張米米 |
要素視角下新質生產力賦能生態產業發展研究——以S市為例 |
19 |
宿遷學院 |
仝愛華、姜麗麗 |
宿遷市城鄉融合發展與數字普惠金融的耦合協調分析 |
20 |
經開區檢察院 |
張宇 |
城鄉融合發展的宿遷實踐與對策建議——以法治化建設為視角 |
21 |
宿遷學院 |
周里、袁帥、吉曉芹 |
數字金融助推鄉村振興:理論機制與實證檢驗 |
22 |
宿遷學院 |
周明棟、印晗、張雷 |
數字金融賦能江蘇鄉村產業振興研究 |
-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